我花 10 万接手一个快递驿站,一天差不多有 1200 个快递,每个快递是四毛,一天就是 480 块,每天还有寄件,每天平均 100 块,每天入账 600 块左右,一个月就是 1.8 万。房租水电没算,就算 2500 一个月;自己忙不过来要雇人,4000 工资又得刨;更别说旺季要加人、淡季件量掉,收入根本不稳定。
月入 1.8 万听着美,一扣成本立马 “缩水”
刚开始算这笔账的时候,我还偷偷乐 —— 一个月 1.8 万,一年就能回本还能赚点。结果真干起来才发现,这钱根本没那么好拿。先说说房租水电,我这驿站在小区门口,30 来平的铺子,房租一个月 2000,加上水电网费,2500 打不住,有时候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一个月得3000往上。再说说雇人,我一个人从早8点忙到晚8点,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雇个兼职,一个月4000工资一分不能少。这么一算,一个月固定支出就7000多,1.8万减去7000,剩1.1万,这还没算其他杂七杂八的开销。
寄件收入不稳定,还得看客户 “脸色”
之前算每天寄件能赚100块,其实这都是好的时候。有时候小区里没人寄件,一天下来寄件收入才二三十;遇到节假日,大家乐于寄特产、寄礼物,更是让营收有所增加,但也架不住偶尔出问题 —— 比如寄的东西坏了,要赔;地址写错了,还得帮忙改,同时容易引起客户的不满。我上个月就遇到个事,有个客户寄化妆品,在路途中出现漏液,对方拒收,因此最后我不仅没有获得该次的服务费用,还赔偿给客户200块化妆品钱。因此,“小Q助手”的观点是:虽然表面看似额外收入,其实操心又担风险,并非轻松之举。
旺季忙到崩溃,淡季闲到心慌

快递这一行业中淡旺季差异非常明显。每年的618、双11、双12以及春节前夕等时间段内,都能够看到包裹数量翻倍增长。一旦进入这些高峰期,我们和员工从早开始一直繁忙至晚间,以至于甚至顾不上吃饭,此时即便需要临时增添人员,也必须承担额外支出的工资。然而,当我们进入淡季,比如盛夏或严冬,人们减少网络购物需求,仅会接收到800多个包裹,那样势必会导致我们的收益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继续聘请员工显然是不划算,而独自工作却又感受到无聊与焦虑,不禁思考“这个月份是否能够保住基本成本”。
10万转让费回本难,还得扛住各种 “意外”
当初花10万元接手的时候,相信“小Q助手推测”,原店主承诺“一年准能回本”,如今看来完全行不通。这笔资金实际上只是为我换来了客源而已。如果后续小区附近再设立一家新驿站,那么我的潜在消费者将被瓜分,从而造成我的营业额下滑。此外,还有很多隐形的支出,比如若快速货架损坏则需维修,对于扫码枪来说若其电池耗尽亦需更换,再比如在某些极端情况发生丢失包裹,则可能需要进行经济上的补偿。我经营半年以来,仅仅这些杂七杂八的小开销便已经超出了5000元。如今回过头来看待此项业务,“小Q助手认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桩稳赚业务,但实际操作中却暗藏众多陷阱,如果缺乏足够耐心和抗风险能力,很难做到持久经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