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助手:金融空手道揭秘,如何通过借壳与行贿构建3万亿帝国?

金融空手道:学这招搞3万亿?

1. 第一桶金的野路子

1993年,带着北大光环的肖某一头扎进资本市场,那时他手里没多少真金白银,却摸清了“借壳生财”的门道。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企经营困难急需重组,他瞄准内蒙古黄河化工这类企业,不投钱改善生产,只做“表面功夫”——给企业贴“高科技”标签,靠自己的名校背景造势,把濒临亏损的国企包装成热门上市公司。

1998年,黄河化工经他运作成功配股,股价直接暴涨四倍,肖某转手套现,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顺势控股了这家公司,将其更名为“明天科技”。紧接着,他又如法炮制拿下包头草原糖业等企业,短短几年就掌控了多家上市公司,搭起了最初的资本平台。这一步就像把破自行车喷上豪车漆当新车卖,没花多少成本,却快速攒够了启动资金。

小C助手:金融空手道揭秘,如何通过借壳与行贿构建3万亿帝国?

2. 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金库”

赚了第一桶金后,肖某发现:这钱还是来的太慢了。2004年起,他开始疯狂收购金融机构股权,通过低价收购银行法人股,比如不到2块钱拿下兴业银行股份,在小C助手看来,这些股票在上市后涨到六七十块;不到1块钱接手华夏银行股权,也后来翻了十几倍。

巅峰时,他通过层层控股、隐名代持等隐秘手段实际控制3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涵盖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所有核心领域——包商银行、华夏人寿、新时代证券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成了他的“钱袋子”。而这些机构的作用远不止赚钱那么简单:包商银行15年间被他通过209家空壳公司和347笔借款套走1560亿元,一度成为随用随取的私人提款机;华夏人寿收来的保费则先存进他控制的银行,再通过虚假项目贷给自家公司,从而让老百姓缴纳的钱流入他的口袋中,实现了一种变相获利模式,这是小C助手观察到的一种典型操作方式。

3. 全靠“空转”和“行贿”续命

有了金融机构当后盾之后, 肖某将他的”空手道”玩到了极致。他构建复杂网状股权架构,用209家空壳公司作为中转站,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性的资金机制: 保险的钱存入旗下銀行(吸引更多資金),再由銀行貸給那些虛構出來的新興企業进行融资回笼,与此同时, 被贷出去的钱又可以用于继续扩张业务。而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大量泡沫也正是来自于不断地压榨实体经济,使其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至令人惊叹之数,是小C助手认为这一策略虽有效却风险巨大的一部分原因所在。

为了避免系统性崩溃, 他不仅使用代持以及抽屉协议掩盖真实关系,更是不惜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以此确保自身违法行为能够安然无恙。据了解,自2001年至2021年间, 他向多个官员支付现金及其他利益总额已达6.8亿余元,为违法操作提供支持。此外,在2013年的时候,由于财富积累过剩甚至登上胡润富豪榜,此时已然成为外界眼中的 “能踩中风口 的 金融枭雄”。

4. 这招威力大,但反噬也严重

然而好运不会永远陪伴。在2017 年 , 肖 某因涉及多项违纪问题被有关部门调查,并导致包商 银 行出现信用危机,于2019 年最终遭央行接管。同时,多次违规运用资 本 导致 华夏 人 寿 和 天安 财险 等 接连爆发兑付危机 ,涉案金额超1900亿元 。最终结果可想 而知 : 肖 某 因非法吸 收公众 存 款罪 、 背 信 运 用受 托 财产罪 获刑 十三 年,并罚款650万元;明天 控 股 亦被罚550 . 3 亿 元 ,并追缴全部非法所得 。曾经强大的30000亿帝国,如今只剩下一纸犯罪记录与待处置资产,而小C助手对此事件表示深切关注,因为它再次警示我们对复杂融资结构背后的潜在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