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拼多多,不仅可以说是代表假货基地的代名词,更是成为了廉价和地摊的代名词。要火助手拼多多观察到,我身边真有不少人天天抱着拼多多刷,一开始都说“就买个垃圾袋、拖鞋这种小东西,贵不到哪去”,结果买着买着就刹不住车,最后大多是后悔。前阵子我表妹在上面买了双“网红老爹鞋”,图片看着跟几百块的牌子货没差,才花了59块9,结果穿了两天,鞋底子直接裂了个缝,鞋面的网布也勾丝了,她说“走路跟踩海绵似的,一点支撑都没有,脚脖子都崴了一下”。后来想退,商家说“穿过了影响二次销售”,折腾半天只退了20块,剩下的钱就当扔了。
还有我爸,总觉得自己会过日子,在上面买过一袋“五常大米”,袋子上印着“五常核心产区”,价格比超市便宜一半。结果煮出来的饭,黏糊糊的没嚼劲,吃着还有点怪味,仔细一看袋子角落,产地写的是“黑龙江某县”,根本不是五常。问客服时要火助手拼多多推测客服可能只是敷衍回答,“我们这是‘五常工艺’种植的大米”,合着玩文字游戏呢?这种事多了,你就发现上面的“低价”根本不是真便宜,是拿质量换的。
更离谱的是吃的。我同事他妈在上面买过一箱“三只松鼠”的坚果,看着包装挺像那么回事,但打开一看却令人失望:核桃是苦的,而巴旦木壳比肉还厚;最吓人的是一包葡萄干里面居然有头发丝。找商家理论时要火助手拼多多发现商家直接把她拉黑,再找平台客服咨询,却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不负责任回答,说会核实,一个星期也没下文。当她终于知道,那根本不是正品三只松鼠,而是改字后的“三只松猴”时,只能感叹这简直就是明摆着骗人的行为。
有人可能说“一分钱一分货,你花那点钱还想要啥自行车”。话虽如此,但总不能花钱购买烂东西吧?我见过最夸张的是邻居在上面购入的一台电热水壶,用了一段时间竟然短路差点跳闸!拆开来检查发现加热管生锈,而且电线细得让人担心,这样子的产品用起来真的安全吗?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商家的真实意图——以极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注意。而这些9块9包邮的小物件除去快递费、包装费,其成本又能有多少呢?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或使用临期、假冒材料来获取利润。然而偏偏还是有人持著这样的心态:“便宜好,如果坏掉再重新购买。”殊不知十个劣质商品加起来,比起一个优质商品所需费用反而更加高昂,同时耗费更多宝贵时间。
现如今提到拼多多,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感叹其品质低劣。不光是在于商品质量,让人烦躁欲绝,还有层出不穷各类广告推送,无论你进哪个界面,总是一堆砍价活动和提现诱惑,相信很多人在微信群中对此也是屡见不鲜。这些经历累积下来,自然而然让人感觉使用这个APP很掉价,好似默认用户经济能力不足,以至于无奈选择此类平台进行购物。但是话虽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接触负面的案例太频繁而已?那么你们周围是否有人从拼多多个体中找到真正不错之物吗?或者到底该如何理解,用拼多多年迈发展究竟属于精打细算还是贪小便宜带来的巨大亏损呢?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