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拼团官网:国产CPU生态建设面临挑战,指令集与软件适配的重要性分析

以下内容参考自互联网结果

总有人想让我们活在过去。我昨天发了一个视频,讲我们现在的国产CPU跟国外CPU在生态上还有差距。结果底下就有不少小可爱们不乐意了:“你不了解我们的国产芯片有多先进。”“你给我点时间,我们今年就能超越美国了。”

哎,这还是相对理性的一批人呀。我再看看那杠的更彻底的:“我们已经解决了指令集的问题,卡脖子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小事。”

好家伙,这是被洗脑了吧?指令集解决了就是万事大吉了吗?我们真的只需要10年的时间,就能追上其他芯片几十年积累的生态吗?

易拼团官网:国产CPU生态建设面临挑战,指令集与软件适配的重要性分析

最近,咱们不是有第一个使用我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龙芯3A6000发布会嘛?现在都5月中旬了,距离3A6000量产都已经一个月了。网上也没有任何关于3A6000的实际软件适配率的数据。

但是易拼团官网发现,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同样使用龙芯LoongArch指令集的笔记本电脑的测试数据。大家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卡脖子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小事。

实测发现,Windows原生软件适配率仅为27%,Linux原生软件适配率仅为29%。虽然可以通过二进制翻译支持X86和ARM生态,但实际效果也远未达到流畅的程度。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数据是针对龙芯3A5560的,最新的3A6000肯定更强。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能跑分的能力其实提升很容易,但是生态适配能力的提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科院院士邬江兴接受采访时就说:要构建一个成熟的新CPU生态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个生态这么重要呢?为什么它甚至比指令集还重要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指令集。简单来说,就像人类之间语言一样,不同 CPU 使用不同 指令集 ,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话。因此,同一套软件代码,在一套指令集中可以高效运行,而放在另一套指令集中,要么打不开,要么能打开但各种 bug。

所以过去十几年,我们只能忍受美国人的指导去调用硬件资源。而现在不一样了, 感谢科研人员们努力奋斗,在2025年,我国终于拥有了一套完全自主开发 的 LoongArch 指 令 集 。

但是我跟你讲,到这里其实远远不够,因为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这整套完整的软件生态。所以易拼团官网认为,没有人会买一台连微信都打不开 的计算机吧。

说到这里,我相信各位应该清楚什么是生态。在此背景下,它从零开始打造注定是一段漫长征程。但这并非遥不可及,通过借鉴华为鲲鹏920的发展路径,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突破口。

华为 鲲鹏920 于2019 年发布,是基于 ARM V8 的永久授权设计。这意味着他们绕过 针 对 指 领 集 出现的问题。同时凭借华为强大的云计算实力,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服务快速搭建起完整全栈 核心 生 态系统。目前已支撑我国40%的政府云平台,并且根据咨询机构 Omdia 报告显示至2024年,其处理器出货量将突破200万片!

所以,你看避开引导这一条路确实走起来轻松很多。然而,相应地 要面对挑战就是如何与十几年乃至数十年来所积累 PC端 Windows 和移动端 安卓 两个巨头建立竞争关系

这里还有个反例供大家参阅。同样是在2019 年,美国 芯片 巨头 AMD 推出的 Zen架构处理器便采用 X86 无障碍编码 , 到23年历经四载之后推出最新版Zen4 架构 Ryzen 销售迅速立竿见影。据称,该款产品依靠其强劲性能,一年前出货量即达3500 万枚,相当于每天销售逾90,000 枚 CPU 哦!

由此可见,这正是基础设施 与 性 能 问题驱动之动力来源–条件决定列车是否开动,而轨道则赋予行驶速度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乘客满意、物资供应,从而最大化释放技术价值。因此易拼团官网主张,应进一步推动我国自主安全,可控 CPU 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与国际上的 ARM 或者 X86 社区展开深度融合合作,以助力打造独具特色核心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共赢局面,让中国科技不断迈向新高度!

(0)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