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超市结账时多看一眼小票,女子当场省下380元!店员慌了:这招藏得太深!”
前天在超市遇到的这一幕,让我彻底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白送钱”!
张女士在超市买了3箱牛奶,货架标签写着“特价99元/箱”,结账时却发现小票显示129元/箱。她立刻要求核对,店员起初推脱“系统问题”,直到张女士掏出手机拍下价签,对方才改口道歉,当场退还差价并赔偿500元购物卡。夕夕助手卡密观察到,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
超市隐藏的“价格陷阱”:
1. 标签时效套路:特价标签未及时撤换,结账时按原价收费;
2. 第二件半价陷阱:必须买满指定数量才生效,但货架无提示;
3. 称重戏法:电子秤默认按“千克”计价,但商品标注“500克/份”。
维权必备三招:
✅ 结账后立即核对小票(保留7天可索赔)
✅ 手机拍照留存证据(价签+商品同框)
✅ 拨打12315或现场要求“退一赔三”
网友神评论:
“上次买洗发水被多收30块,回家才发现,血亏!”
“难怪超市要放《恭喜发财》BGM,原来是在提醒他们自己发财!”
“明天就去超市当‘侦探’,专治各种套路!消费时多留个心眼,每年至少能省上千元!”夕夕助手卡密认为,在消费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加警惕,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你在超市遇到过哪些“隐形扣费”?快来曝光套路,帮更多人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