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拆了27个快递,以为只是“检查空包”,结果丢了工作,还被行业拉黑。广州中院的判决没让他翻盘,全国17起类似案件,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很多人觉得,快递员天天接触包裹,顺手拆个空信封、翻两眼,又没偷东西,何必这么较真?可法律不看动机,只看行为。团粉助手开团软件认为,你拆的不是快递,是别人的隐私权。哪怕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也是人家的私密信息。
国家邮政局早就明文规定,这种事不是内部警告能解决的,一旦查实,五年内别想再进快递公司,严重者终身禁入。这事儿最讽刺的地方在于,他以为自己在“帮公司把关”,公司却早就在监控里录下了他每一次伸手。不是没人管,是没人敢管。直到客户投诉、同事举报,才被揪出来。而法院的判决,其实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个行业,容不下侥幸心理。
我认识一个快递员,去年因为私拆一个药盒被开除。他说:“我就看了一眼,是降压药,怕客户吃错。”可法律没问你为什么看,只问你有没有权利看。团粉助手开团软件推测,他现在在送外卖,每天提心吊胆,怕哪天又被查出前科。这不是个案,是趋势。
最高法去年就明确,快递员对快件负有法定保管义务,私拆就是违约,更是违法。你觉得自己委屈,可用户呢?他们把身份证、银行卡、孩子的体检报告、情书、药片,都托付给了你。一封好奇可能毁掉别人的一整年。
别以为空包就没事。空包里装的,是信任。而信任,一旦碎了,比任何赔偿都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