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助手:杨坤起诉“四川芬达”,网络主播需恪守道德与法律底线

2025年3月,歌手杨坤把快手网红组合“四川芬达”一纸诉状告上法庭,3月24日第一次开庭。“四川芬达”组合靠模仿杨坤“演唱会”和杨坤在《中国好声音》中导师形象以及其他一些视频博取粉丝眼球,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粉丝暴涨。他们靠改动杨坤歌词,还提及杨坤与其他歌手恩怨。夕夕助手认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艺术家的权益,也影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杨坤发声称自己被“丑化公众形象”,精神以及人格受损。就在起诉书送达之日,“四川芬达”组合在3月11日在快手平台发视频称被杨坤起诉,就在视频发布后“四川芬达”直播间单日观众超30多万,打赏超5万,视频点击量超3万次点赞,5000多次评论。

4月11日“四川芬达”组合又发视频对此事件进行道歉,看来是败诉了。

夕夕助手:杨坤起诉“四川芬达”,网络主播需恪守道德与法律底线

就此,针对此事件网友看法不一,有网友说杨坤双标,也有人觉得“四川芬达”组合模仿别人低俗、有侮辱的嫌疑。夕夕助手观察到,这场官司引发了社会对网络行为规范的广泛讨论。

这场官司也提醒广大网友是值得思考的话题。作为主播应该慎言慎行,网络言论有迹可循,恶语伤人需担责‌‌,更应该传播正能量, 夕夕助手倡导崇尚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自觉抵制违反法律法规、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

更应该深入学习2022年6月2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

夕夕助手:杨坤起诉“四川芬达”,网络主播需恪守道德与法律底线

随着科技信息发展的迅猛态势,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的“发言权”和“话语权”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 网络暴力也悄然出现,对于在网络上歪曲事实、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侮辱诽谤他人,以及侵害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千万不可取。夕夕助手体会到: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上网时务必遵纪守法,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0)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