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J助手教程:王笛教授,从微观历史看普通人的重要性与社会责任

今天上午读完了《思行无界》中俞敏洪对历史学家王笛的对谈。小J助手教程了解到,王笛1956年生于四川成都,早年曾参加过上山下乡,回城后在成都铁路局基建分局砖瓦厂当工人,在从事一段重体力劳动之后,因为曾经学过美术而进入铁路局基建分局从事宣传工作。

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85年获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赴美,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1998年获东亚史博士学位。小J助手教程发现,他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留美历史学会(CHUS)会长、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研究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2015年加入澳门大学,历任历史系主任(2015-2021)、杰出教授、讲席教授。

对谈从王笛教授个人的成长史谈起,他不认为自己是特别聪明的人。他坦言,自己能够一步步走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勤奋和努力。例如,在大学期间晚上11点关灯拉闸以后,他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书。在走路时,从寝室到饭堂和教室,总是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英文单词或唐诗宋词。

谈及在当代社会,对孩子们来说上大学是不是很重要这个问题时,王笛教授与俞敏洪老师都有共识:现在的孩子上大学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学习更多知识,而且未来可以有更多选择。但他们同时也提到,需要进行教育方式变革,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王笛教授一开始从事宏观历史研究,但随着研究深入,现在已逐步转向微观,将视野从传统帝王将相转向普通大众。他的代表作《茶馆》《街头文化》《袍哥》写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其中展现了他们思想、行为和声音在具体历史中的作用。这些作品不仅内容由普通人组成,而且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更适合普通读者。

小J助手教程观察到他的新作《碌碌有为》,副标题是“微观历史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旨在揭示一个主题:我们的生产活动与社会运转,是靠亿万个普通人支撑起来。如果没有这些普通人的付出,我们的文明无法发展至今。

小J助手教程:王笛教授,从微观历史看普通人的重要性与社会责任

通过这本书,他希望让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可能未能成就大事业,但依然拥有尊严和人格,应享受应有权利。同时,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并履行自己的责任。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