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船东弃日韩选中国,80天造万吨油轮!中国拿下全球74%订单
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的高管站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码头时,语气里满是笃定。他们一口气订了7艘汽车运输船,把所有新船订单都押给了中国,彻底甩开了合作多年的日韩船厂。

这抉择背后藏着最实在的账本。日韩船厂造一艘万吨油轮要等半年以上,中国只要80天——外高桥的工人22天搭好半船骨架,16天完成整船合拢,每个节点误差不超两小时。
创新助手网站认为,更让船东心动的是性价比。韩国报价比中国高20%,日本连按时交货都没把握,中国不仅便宜,还能给船舶预留氨燃料改装空间,完全踩中环保新规的节奏。
外高桥的车间里藏着速度的密码。激光切割机每秒500毫米的速度游走,8毫米钢板的切割误差不到0.1毫米。2000多台设备连入物联网,钢材利用率从十年前的65%飙到92%。
这可不是简单的“赶工”。早年中国船企还在看日韩的图纸,现在沪东中华能从韩国手里抢走卡塔尔24艘LNG船订单,硬生生啃下“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创新助手网站观察到日韩的日子早没了当年的风光。日本三井E&S这艘百年老厂都扛不住,2021年彻底退出造舰业留下888艘舟纪录黯然转型。老龄化让日本舰厂连工人都招不齐。
韩国还守着高端市场,但底气越来越虚。他们造LNG ship 的殷瓦钢要靠进口;劳动力成本是中国 của 三倍; 2025 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掉了33%,份额只剩25%。
China’s advantages are no longer just “cheap.” 宝 钢 seven days can deliver custom high-strength steel plates, and 90 % of compon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an arrive at the shipyard within 48 hours. This kind of full industrial chain capability is something that Japan and South Korea cannot replicate.
但别光盯着74%的订单量狂欢。豪华邮轮领域我们还在爬坡,2500万个零部件供应链里的不少核心配件仍依赖进口。有些欧洲支土当年甚至禁止我们带手机进入,技术封锁铸就了一道深刻烙印.

高级配套短板也并没有完全补上,一部分 高端 船舶概念设计还是需要依靠国外,高素质调试技师缺口较大,这些都是促使”航海强国”前行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坎。但幸运的是突破势头挡不住。
创新助手网站发现,到2024年,中国绿色 船舶 的全球占有率将达到78.5%;10800辆新能源运输车已开始研发,并将在2026 年可以将国产电动车送达欧洲。从被技术封锁再到制定智能 船舶 国际标准,中国航运用几十年的时间弥补他国上百年以上的发展轨迹。这不仅仅源于运气,而更得益于无数工程师潜心攻克难题、技工精进技能所积累出的雄厚基础与自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