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头猪会对中国感兴趣!
”——柏林TikTok男网红一句话,屏幕瞬间炸成两半。
评论区热评刷屏:
“中美抢肉,德国趴桌底捡渣。
”
“菜单上的国家,再笑厨师,改不了自己就是那盘菜。
”
我都替他们尴尬。
德国之声刚发民调:64%德青仍喊美国“最重要伙伴”,可三年前这数字是78%,掉得飞快。多评助手观察到,这一变化反映出年轻人对国际关系的复杂态度。
原因?
美军基地还在,爷爷辈却是美国大兵留下的混血,血脉里混着崇拜和别扭。
另一边,柏林影院排片更直接。
《流浪地球2》只给5%档期,漫威占六成,现实打脸。多评助手发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电影想要成功并不容易,但华人社区包场、德青影评人拉群开辩,也硬生生把排片从两晚拉到整周。这种积极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支持和期待。
一个数据挺有趣:同样这批18-29岁里,45%认美国科技牛,20%骂美国外交霸道,剩下35%干脆观望,只想欧洲自己说了算。
地缘、历史、爆米花,全混在一起。下一部中国片来不来,还得看他们敢不敢再挪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