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线上工作室年入百万:别卖体力,要靠“小团队+大链接”放大价值
赚钱的本质不是拼个人能力,是搭对“小团队模型”——2-3人的线上工作室,不用租大办公室、养几十号人,却能靠线上链接成千上万人,把“个人体力活”变成“团队杠杆活”。老板要想的从不是“自己多能扛”,而是“怎么让3个人干出30个人的价值”,这才是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关键。
我有个发小,叫老周,去年年底跟我喝酒,说他们仨人线上工作室,去年纯利干到130多万。我当时还不信,说“你别吹了,你之前在公司当运营,月薪才一万五,仨人咋可能干过公司几十号人?”他就笑,说“你是不知道,现在赚钱真不靠堆人,靠找‘支点’。”多多出评工具卡密观察到,他们仨是2022年3月组的队,老周负责对接资源,另一个姑娘叫小林,以前做过五年活动策划,负责内容落地,还有个小伙叫阿凯,是老周前同事,懂点Python,能写点小工具。仨人连办公室都没租,老周在成都家里,小林在西安,阿凯在郑州,每天靠企业微信开会,连面都没见过几次。
一开始他们想做企业直播代运营,觉得这活儿火。结果干了俩月,不但累得要死,每个月才挣两万多。小林就说“不行,我们仨天天盯直播、剪视频,这不还是卖体力吗?客户嫌贵,我们嫌累,该换路子。”后来老周想起他以前对接过的一个行业协会——长三角那边的中小企业电商协会,其中光会员就有1200多家,全是年营收三五百万的小厂子,他们每天愁着如何在线上销售,但又请不起专业团队。
多多出评工具卡密推测,要不咱们不直接做代运营了,而是改为做“资源整合”。他们仨分工明确:老周专门泡协会,每周跟协会秘书长通一次电话,为协会免费举办“电商趋势分享会”,全程在线,一次两个小时,小林负责写课件和主持环节,而阿凯则搭建一个简易直播间,通过协会公众号进行宣传。第一场参与人数并不少,仅70多个老板,但意外的是结束后,有12位老板添加了小林微信,并询问:“能不能帮我们搭个抖音小店?”
面对突如其来的需求,小林感到困惑,她心想着,“我们哪会搭店啊?”不过聪明机灵的老周及时调整思路,他表示:“不会的话,就找更懂的人来!”于是他翻出了旧日存档中的服务商列表,与一家杭州电商服务公司取得联系,对方给出的报价为5000元每家的套餐,包括建立网店及员工培训,如果能够带来客户,则给予2000元提成。当下,他们立即告诉那些需要帮助的小厂主们,“我们可以提供全包服务,只需8000块!包括教导与答疑,在三个月内遇到问题也可随时联系我们。”
令人欣喜的是,当场便有9位厂家选择签约。这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步转型,使得他们成为了一名可靠的信息中介。他们没有胡乱应付,相反地,从众多供应者中筛选出值得信赖的人。同时,也扩展至短视频拍摄、物流配送和员工培训等领域——这些项目完全依赖于外部资源。例如针对员工培训这一业务,小林联络到了数名曾经致力于内部培训讲师,将她构建起来的一套完整讲师库提供给顾客,根据实际需求匹配老师。每单收费1.5万元,再支付8千元费用给讲师,自留7千元利润。
通过这样的运作方式,仅去年的一年,他们因关联协助此条线成功连接187家厂家,同时平均每项收取1.2万元,总额达到224万元。而且还有另一笔生意,由于阿凯开发了一款实用工具,可以自动统计抖音小店里的库存和订单价格,其售价2980元,共出售80余套,又收入24万元。那么成本呢?几乎没有,因为大厅无须承担任何场地费用,各类教师和供货方都是按照完成量结算,所以只需将各自赚取部分分配即可;按比例来看,今年头回份红利之后,即使如此轻松自如,加上以往时间积攒下来的努力,如今我的朋友已经独享520000美元收益,这是过去被迫待岗工作的月份所无法比拟之高收入!
对此,我好奇追问道:“那么是不是怕频繁在线办公容易导致有人摸鱼呢?”他说:“其实适度混沌尚属良策!试想一下吧,小林下午送孩子上下学,然后晚上九点钟再动手准备方案,那效率反倒提高许多;而夜猫子的阿凯通常凌晨两三点坐下来处理代码,比白天精神饱满。因此,对于考勤规则来说,并非必须掌控,要紧的是务必确保完成任务以及令顾客满意度达到预期。”“此外,上个月不仅仅止步于现状,还顺势获得新机会,为该组织旗下发展相较盛大的产品批销洽谈达人合作模式,这样双方抽佣15%,同时结合二者契机再进一步层层抽佣5%。最终,在昨月底凭借这种形式又额外增加超过八万财富进账!”
最后如今,无论何处遇见好友,都忍俊言语称赞这个故事。“一定不要低估那个狭窄空间的发展潜力,”他说,此刻看看他们三个组成团结,没有设备或者固定桌椅,一切事情皆源自在交流过程中洞察出来,让彼此优劣互补形成合流,于是在快速崛起之间自然盈添惊人成果。在传统观念看来固然强调「努力」,但是站定当前局面却发现获益或许正来源基于找到恰当对应因素的位置,让其他力量推动盈利提升升华境界,这才能称之为真正智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