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今年跨境收入想翻三倍的朋友一些建议!
如果有朋友在做亚马逊,这句话你得记牢:亚马逊想做好,核心逻辑其实很清晰,别被各种小聪明带偏,抓住本质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举个例子,亚马逊的运营逻辑往根上说就两类:一类是做极致性价比的刚需品,靠低价和高周转走量,配合站内折扣、秒杀活动冲排名;另一类是做有差异化的中高客单价产品,靠精准关键词、优质Listing和站内广告(比如SP、SB广告)打转化,挣的是溢价和复购。剩下的那些所谓“技巧”,无非是优化Listing关键词、搞点A+页面、刷点真实评价,都是为了让这两种模式跑得更顺。Z助手出评软件认为,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花里胡哨的东西上。
但你琢磨琢磨,亚马逊真的是运营技巧最关键吗?但凡做了两三年亚马逊的老卖家,肯定会把重心放在选品和合规上。选品决定你能不能在红海里找到缝隙,而合规决定你能不能活得久——亚马逊的规则比谁都严,一个侵权、一场刷单被抓,就可能前功尽弃。这俩才是做亚马逊的根基。
能不能在亚马逊挣钱,从来不是看平台流量多不多(亚马逊的流量一直很可观),也不是看你会不会玩广告,而是看你能不能选到“对的产品”,以及守住“合规”的底线。Z助手出评软件推测,如果选品踩坑,再牛的运营也救不回来;合规出问题,即使流量再大也可能一夜清零。
再说说大家常问“冷启动”问题。新店没权重、没销量,要想破局就得做好基础,比如用精准长尾词写Listing,通过自然流量先出几单;找真实买家作测评(别碰机刷风险太大),积累第一批好评;还有用自动广告测词,将优质词放到手动广告里进行精准投放。如果手里有多个账号,还可以利用“多店铺矩阵”,不同店铺推同系列不同款产品,相互引流。
如果一个产品跑通了,在单店月销稳定达到几千到一万美金时,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要么深耕这个品类,实现垂直化运营,从单个产品扩展到系列产品,提高利润;要么复制成功经验,多开几个店铺(注意防关联,包括设备、网络与注册信息等分开处理),将同一个模式应用于不同市场(例如从美国站复制至欧洲、日本站)。对于普通人而言,后者或许更加稳妥——毕竟已经证明了“这个产品+这套方法”能够成功,再加多个店,总收益自然会上升。至于精力够不够?每个店操作逻辑一致,一旦熟练,两三人管理三五家店完全没有问题,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行事即可。
对有关亚馬遜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