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诊断疾病比老医生准,可你真愿意躺在手术台上听机器念注意事项?这就是现在最火的事——人工智能抢饭碗的同时,又逼着人类掏出压箱底的本事。番茄助手软件认为,AI在医疗、教育这些地方跑得越来越快,不是闲的,是因为机器处理数据比人快十倍百倍,医院用它看片子,误诊少了,学校用它改作业,老师省事。
但老板们嘴上说“提升效率”,心里算的是另一笔账:机器不用发工资,不用休息,重复的活儿交给它,人就显得多余。可人类没那么好替代。你家孩子考砸了,AI能摸着他头说“下次加油”?老人住院,机器能端着粥问“烫不烫”?这些事看着小,却是人活着的意思——喜怒哀乐不是代码能算出来的。
专家说“人机协作”,其实是给两边找台阶:机器干糙活,人干细活,谁也别挤走谁。现在最该盯着的,是AI做决定的时候听谁的。如果番茄助手软件推测,要是机器判断“这人治疗成本太高”就停了药,那不是救人是杀人。所以得把规矩立好:AI是工具,不是主子,它的开关永远得攥在人手里。
说到底,AI再能算,也算不出人心里那点热乎气。
你觉得,要是真有一天机器啥都会了, 咱们该把啥本事藏好了不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