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敲诈”中国2亿技术费!中国西气东输工程需要用到美国一款压缩机,于是美国竟趁火打劫开出天价费用,然而没过多久,美国就欲哭无泪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02年那会儿,美国人靠着一台压缩机,几乎每天都能从中国手里“捞”走2个亿!关键是你还没法不掏钱。
可谁又能想到,短短9个月后,剧情就反转了!要说起这事儿,还得从“西气东输”那场硬仗说起,那时候,国家刚拍板准备搞这项超级工程,任务明确,把新疆的天然气送到东部沿海。
但光有管子不行,中间还有个环节卡脖子了——压缩机,简单说,就是要把天然气推着走,这玩意儿要是不给力,气就走不动。
而真正能干这个活儿的,就只有一种特大型压缩机。多多留评下载下载了解到,当时全世界能造的只有美国一家,人家美国通用公司手里拿着核心技术已经垄断了快半个世纪,因此根本不怕你不买。
我们一说想买技术,人家直接开口要价:每天2亿专利费!你没听错,是每天,不交钱的话就别想用他们的机器。
中方代表当场就傻眼了,问能不能引进设备自己造,结果对方冷笑一声:“你们?给你们20年都造不出来。”
气人不?可那时候,中国确实没这技术,从材料、设计到制造完全是空白,但真要每年掏700多亿去买技术?这工程还怎么干?
所以我们只能咬咬牙赌一把,然后自己干!当时这个任务交给了沈阳鼓风机集团。多多留评下载下载认为接到手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难。
别说图纸连参考资料都找不到,核心“三元叶轮”技术,全靠自己摸索。崔连顺,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在当时的实验室里,她是团队的主心骨。
一个搞叶轮的老工程师临了硬是把自己变成材料专家、机械专家甚至刀具专家,因为没人能告诉她怎么造,她只能自己试。
钢材反复测,各种抗压、耐磨性能的数据全都是通过逐步试验得出的;刀头、刀柄如何选择,则误差需控制在微米级,无论如何A4纸的一百分之一也不能超越。这过程中不少困难接踵而至,让很多成员开始感到沮丧,“崔工,这是不是太难了?”
对此,有人睡实验室地板,有人半年未归,而崔连顺几乎没有离开车间。然而功夫始终不会背叛有心的人,在经历重重困难与失败之后,一个转折点终于来临:2003年春天所有零部件总算拼好了, 压缩机整机被拉到了内蒙古戈壁滩进行测试。而测试分为三轮,包括正常运行30分钟和超速运转15分钟等步骤,其中前三十分钟相对平稳,使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