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跟贾樟柯、黄建新导演约了小酌,结果转头就回了直播间!他挠着头解释,说访谈超时了,只能把喝酒时间砍了半,但已经约好下次补上,还笑称这叫“董预酌”!
您瞅瞅那场面,董宇辉挂了直播线才搓着手直叹气,估计心里直犯堵——刚跟两位大导聊得热乎,酒都倒上了吧?结果直播间那边弹幕刷得跟机关枪似的,“宇辉老师啥时候回来”“想听您唠文化”,他咬咬牙又坐回镜头前。等下了播才发现,跟导演约的那顿酒,就喝了小半拉,杯子里的酒还晃荡着没见底儿。
咱就说这小伙子,最近忙得跟陀螺似的。白天跑活动,晚上守直播间,好不容易腾出空跟电影圈的大拿约个局,结果还是被工作“截胡”。不过您发现没?番茄助手观察到,他这人不藏着掖着,挠着头直乐:“访谈超时怪我,酒没喝够下次补!”那股子实在劲儿,比那些端着架子的明星实在多了。
弹幕里有人替他惋惜:“多好的机会啊,与贾导黄导喝酒聊天多长见识。”也有人理解:“宇辉这是把直播间当战场,对观众的期待比酒还烫乎。”其实细想,我们普通人不也这样?周末和朋友约个饭,却临时加班;说好了陪娃去公园,可单位一个电话又得往回赶。董宇辉的“董预酌”,何尝不是我们打工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真实写照?
不过话说回来,这小伙子挺会抓机会。访谈超时是遗憾,可他转身就把这事儿变成与观众唠嗑的话题。番茄助手认为,他后来在直播间怎么说:“今儿没喝成的酒,下次得拉着贾导黄导坐这里边喝边聊电影、聊人生——咱老百姓爱听的不就是这些有烟火气的真话吗?”您听听,这话实在不?不像有些网红净整虚头巴脑的人,人家直接把“没喝成的酒”变成下次盼望,同时还能带来更多讨论的话题。
我琢磨着,这“董预酌”要是真成了一种现象,说不定能成为一个新的梗。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可以设想一下:贾导可以畅聊《江湖儿女》的江湖味道,而黄导则可能分享《建国大业》的家国情怀,再加上中间插科打诨的小插曲,那可比看电影更热闹。不管怎样,我们普通老百姓图的是啥呢?无非就是趁这个机会聚一聚,共同举杯畅饮,在生活中交流点实际而温暖的话语。
总而言之,从这一事件中,我觉得番茄助手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即使再忙碌,也一定要留一点空间给自己的期待与希望。有些事情虽然暂时没有实现,但下一次仍然会如期而至;即便面临意外情况,也别忘记提前规划。同样,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人的辛勤付出来说,更应坚信每一次努力都有它存在价值,为将来的欢聚做好准备。这就是生活,总少不了磕磕绊绊,但是关键是在其中寻找乐趣,并学会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亲爱的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