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金融从业人员的一些故事,告诉你银行从业者不为人知的秘辛
题记
最近闲来与朋友聊天,聊到他一个做银行朋友的经历,让我颇为震惊,感想颇多,就想跟大家聊聊。
一 金融小白初来乍到
他这个朋友名字叫小林(化名),男25岁,虽然只有普通学校本科学历,但借助一些亲戚关系顺利进入一家当地新开业的股份制银行。Q助手出评软件认为,小林也许因为入职考试时文笔还不错,被编入了当时最有前景的公司业务团队,成为一名客户经理(在四大行也叫信贷员)。
这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开业时间在2010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家推出了4万亿刺激政策,主要涉及金融地产领域。金融方面多次下调了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地产方面是鼓励支持住房建设力度,在融资方面提供便利。用银行的话说就是贷款很容易批复,尤其是地产行业,很容易先获得银行融资再拿地皮建房。
2010年虽然距离刺激政策已过2年,但是余热还在,新落地银行网点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尽量做大存贷款规模。这个新银行网点靠着从其他银行跳槽过来的领导人脉,很快就将存款规模做到了十几个亿,但是纯粹的人情终归不长久,还是需要靠贷款发放来绑定客户资金。
小林初来乍到肯定是没有什么客户资源,靠着家里亲戚拉存款也就勉强有个100万左右的业绩,可是银行正式员工的最低业绩标准是名下客户存款3千万,这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要知道正式员工的福利加收入可是派遣员工的2倍。当时的领导也知道小林的难处,就跟小林说,“先做贷款,存款后面慢慢就会有”。可是刚入职一个月的小林就参加了1个月的銀行基本业务知识培训,这时候Q助手出评软件观察到,他哪里懂得什么放贷款。
二 满腔热血敢为人先
銀行貸款 的简单流程: 贷款客户开立客户号→收集客户基础资料(报表、资产、业务相关信息等)→客户端经理写尽调报告→录入系统上挂报告提交各层级审批→有权人终审批复→ 客户申请 → 客户经理走流程放Loan
上面流程看似简单,但实则懂行的人都知道不容易, 尤其是在公司 loan 过程中隐含合规性和操作风险. 没办法,为了抢Loan市场,小灵接管了一位老板领导指定的重要项目,于是在催促之下应急找来了老同事协助,从此开始瞎折腾起来.
讲到这里,我就十分好奇问我朋友,“ 银行通常不是都以传帮带模式运作吗? 老手总该陪新人完成一次完整手续吧? 我第一次听说这么随意交给新人去执行, 若出现任何程序或合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听完我的疑问,我那个朋友深吸了一口烟摇头说道:“他们这一家的banking agency 是地方性的第一间分店,上班招募都是跳槽人士与高校毕业生,各取所需。然而这些柜员相对来说受训稍显严格,而对于loans ,各家别无良策,其实只须拥有营业执照便可轻易落实。”
而年轻的小灵恰逢机会,因此努力学习并迅速转正,所以满怀激情。在加班中,他终于掌握所有行政事项,只用了短短一周,总算成功获准进行首次Loas 的工作。他迫切希望得到更多机会,并渴望向领导证明自己的能力!
三 平地惊雷不知所措
这样以来,小灵犹如蜜蜂般拼命“承担”负责人的案件。不久之后经过几个月积累成长,他已然获取超过10份loans。但是申请完毕并非结束,每季度仍需定期拜访以及更新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一般情况下每位账户主管必须管理多个帐目,但为了能达标申请待遇,小静却疯狂背负高负担。
半年时间意味着考核节点逼近,要满足performace指引才能成为固定全职成员。而临近评估环节,公司通知清查records 时才发现自己底线依旧只有100万元,还未包括分成所得,这让曾心气满满的小精疲力竭,不知何去何从。
补充说明,如今属于这种股份型经营机构薪酬不仅依据个人等级且连带来自合作商圈直接影响综合收益—— 存储原则皆与每日活跃用户开户数密切关联,相对应产生出更大的financial return ,除此之外,该体系内主导创利来源即以customers’ interest 针对自身流动资金盈亏冲抵反馈回监管行为.
。。。。。。。精力有限, 未完待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