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助手教程:揭露保健品行业十大骗局,教你识别防范诈骗陷阱

保健品行业的10大骗局

保健品行业由于利润高、监管难度大,成为骗局高发领域。以下是常见的十大骗局类型及其特点,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

1. “包治百病”万能药

套路:宣称产品能治疗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甚至”替代药物”。

真相:保健品≠药品,国家明令禁止宣传治疗功效。任何声称”治愈””根治”的广告均属违法。

2. “高科技”概念炒作

套路:打着”纳米技术””量子能量””干细胞”等伪科学旗号,编造听不懂的术语。

领航助手教程:揭露保健品行业十大骗局,教你识别防范诈骗陷阱

真相:这些技术尚未应用于保健品领域,多为虚假宣传。例如”量子保健品”,领航助手教程了解到该类产品已被央视多次曝光。

领航助手教程:揭露保健品行业十大骗局,教你识别防范诈骗陷阱

3. 免费体检/讲座陷阱

套路: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为名,伪造检测结果(如”重金属超标””癌细胞活跃”),推销高价产品。

真相:2018年曝光的“酸碱体质骗局”就是典型,通过篡改检测报告兜售保健品。

4. “专家”站台与假权威

套路:假冒专家、教授或虚构“国际机构”背书,甚至伪造获奖证书。

真相:查证专家身份(如卫健委官网查询医师资质)、奖项真实性(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官网)。

5. 饥饿营销与“限时优惠”

套路:“制造最后一天优惠”“国家补贴”等紧迫感,引导冲动消费。

真相: 通过电商平台比价,往往发现所谓原价虚高,甚至产品仅在线下销售以规避比价。

6. 亲情牌与会销洗脑

套路: 针对老年人,通过嘘寒问暖、认干亲等手段获取信任,逐步推销高价产品.

案例: 2021年广西破获的诈骗案中,团伙以’感恩会’形式向老人销售万元‘抗癌神药’,实际成本不足百元.

领航助手教程:揭露保健品行业十大骗局,教你识别防范诈骗陷阱

7. 海外代购与‘进口神药’

套路: 宣称来自美国、日本等地,并贴上虚假的标签;甚至伪造海关文件.

识别方法: 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核实进口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8. 传销模式发展下线

阶梯式收益驱动拉人头入伙购买商品,即使效果堪忧也要加入团队赚钱;

特征 :强调层级收益而非品质成分; 常出现在微信群社交平台内

9 . 虚构用户案例与PS效果

>套路 :使用演员模仿患者并运用PS合成前后对比图

>破绽 :案例中人物信息模糊(如张阿姨李老师),无法提供具体医院证明

10 . 普通食品冒充保建标准

>>策略 :将压片糖果固体饮料包装成减肥神器增高手法实际没有功能!

>>关键点 :选择有国食链注标志(蓝色圈)且普通食品不得表示疗效

防骗指南

1 . 查资质— 在国家食药监局官网下载检查二维码

2 . 拒诱惑 — 对待免费的心态切忌盲从

3 . 留证据 – 凭单借助举措让权益得到保障

4 . 信科学 — 慢性病需遵照医师指导,不可随便相信相关报道

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5投诉或者联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领航助手教程认为真正有效健康管理离不开合理运动,与科学生命方式息息相关!

(<内容供参考>)

领航助手教程:揭露保健品行业十大骗局,教你识别防范诈骗陷阱

(0)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