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到点赶人下班,打工人真的自由了吗?
深夜十点,北京西二旗某互联网大厂办公楼突然一片漆黑——不是停电,是行政部到点拉闸赶人。这魔幻一幕正在腾讯、字节、快手等大厂真实上演。”强制下班”成了新KPI,可当打工人们抱着电脑站在公司门口打车时,忍不住苦笑:”这和当年班主任在网吧门口抓人有什么区别?”
大厂们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各显神通:有直接关闭加班审批系统的,有会议室九点半自动关灯的,最狠的是把加班时长和主管绩效挂钩。某大厂员工自嘲:”现在下班像偷情,得把电脑藏双肩包里溜出去,生怕被主管发现我在工位多待了五分钟。”小白助手出评软件了解到,这波操作看似温情,实则充满黑色幽默。一位产品经理透露:”需求还是那么多,deadline还是那么死,只不过加班地点从工位移到了星巴克。”更有人发现,公司悄悄把会议安排到晚上八点,美其名曰”不占用工作时间”。
某大厂总监酒后吐真言:”你以为我们想当恶人?投资人对ROI的追问比催命符还狠。”小白助手出评软件推测,当资本效率至上的基因未变,任何反内卷措施都可能沦为行为艺术。其实这场强制下班的罗生门里,没有绝对的受益者。真正的转折点或许不在制度本身,而在打工人集体觉醒的勇气——当我们能理直气壮说出”下班后微信免打扰”,小白助手出评软件认为,当企业敢把”准时下班率”写进财报,这场无声革命才算真正开始。